首頁 |
|
公路路基路面質量防治措施
一、我國目前在路基路面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
(一)路基高填土下沉
路基高填土下沉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過程中的疏忽,例如設計考慮不周全、施工過程不合理等。具體來說,如果在壓實高填土時未達到應有要求,或者在選擇材料時,材料的相關性質不符合公路建設環境,如含水量等,就可能造成路面開裂等質量問題,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,浪費人力財力。
(二)公路出現病害問題
公路病害問題主要是指公路在建成不久之后,出現的裂縫、坑槽、塌陷、沉降等狀況。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于公路路基建設存在缺陷,例如承載力過低、彎沉值較大等。而造成路基出現缺陷的原因則主要是地基材料含水量過高甚至松軟,導致路基難以承載足夠的重量,還有一點是由于施工設計與工藝不夠完善。另外,公路周圍的環境條件也會影響路基路面工程質量。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都會導致公路無法正常使用,帶來生活不便與經濟損失,而更為嚴重的突然塌陷則可能威脅人身安全,帶來極其惡劣的后果。
二、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控制的基本內容
(一)建設過程前
在建設之前首先要對所建公路周圍的環境條件進行考察,進而根據一系列標準設計出詳細完善的建設方案,并對施工設備各項安排等進行嚴格檢查,選擇最佳的施工材料,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。
(二)建設過程中
在公路路基的建設過程中,安全檢查也絲毫不能放松,應成立監督小組,負責每天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,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,還要對可能出現的各類情況與隱患進行預判和評估,以避免不必要的狀況發生。同時,應設立相關標示,以免在建設過程中人為影響施工質量。
(三)建設過程后
建立完善的路基路面管理系統,對建設后較短時間內的路基路面進行按時檢查,對早期出現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正確處理,對各類數據進行匯總處理,制定公路路基路面養護方案。
三、公路路基路面質量問題的防治措施
(一)路基問題
1、路基“彈簧”:盡量不要使用天然稠度較低,液限和塑性指數較大的路基填料,產生“彈簧”問題的部分要通過翻曬拌和,進而重新鋪設碾壓。在對下層的各項指標進行排查之后才能進行上層填筑,同時要注意開設排水溝。
2、路基沉降:路基沉降帶來的危害十分嚴重,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。路基填筑速度不能過快,并要保證高填方路基能夠具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沉降。路基基底一定要壓實,也可以對地基采取加固處理,必要時可以進行挖臺階操作。
(二)路面問題
1、路面不平整:設備使用之前要進行嚴格的調整,在攤鋪機作業過程中應注意其他設備車輛的轉移,以保證攤鋪機不停止。根據壓路機的性能確定碾壓的速度,避免在未成型油面急剎急動。做好路面接縫施工。
2、路面斷板:路面要做好組合設計和排水設計,水泥與混凝土的配比要進行嚴格的控制,切縫時間也要準確,以防產生斷板,路面上的各類縫隙應通過灌縫措施以防止地表水進入底層。
3、路面裂縫:針對路面裂縫問題,首先要保證路面中水泥類用于穩定的材料要達到最佳含水量,其次是瀝青的選擇,控制好這兩樣,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出現裂縫的質量問題。
公路建設隨著時代發展也在不斷進行著,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并不復雜,然而卻總會出現各類問題,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每一個步驟進行嚴格把關,設計單位根據各類條件做出準確設計,施工人員保證路基路面工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順利進行,監督部門負責對每一項工程實行有力監督,才能使公路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,為人民帶來便利。